[YOUTUBE] 【全民台韓誌 = 韓國人柳大叔(류정엽) 臺灣人羅翊宬(나익성)】 受韓國大眾喜愛的國民美食-炒年糕!炒年糕能夠刺激你的味蕾,如果吃飯沒有胃口,或是肚子有點小餓,都可以來一份炒年糕喔! 若說起炒年糕,最為人所知的是加上辣椒醬的紅色炒年糕。事實上辣椒直到壬辰倭亂時才傳入韓半島,在此之前,是我們現在所稱的「宮廷炒年糕」,一點也不紅的炒年糕。 正如其名,「宮廷炒年糕」是從王宮中流傳下來的。作為宮廷料理的一種,要炒一份宮廷炒年糕,會加入生拌蔬菜、乾菜、牛肉,之後倒上醬油。韓國傳統飲食研究所所長尹淑子(윤숙자,音譯)說道:「一般而言,古代國王所吃的炒年糕並不會辣,因為炒年糕會同時加入肉、蔬菜,算是一道營養均衡的完美料理。」 還記得掀起韓流旋風的韓劇「大長今」嗎?裡面出現的炒年糕就不是紅色的,現在所流行的紅色辣椒炒年糕,其所添入的主原料紅色辣椒醬秘方,根據歷史文獻記載,最早出現於朝鮮王朝中期的農書《增補山林經濟》(증보산림경제)。據傳,18世紀以前的人們普遍都是吃不辣的炒年糕。根據文獻記載,19世紀下半葉,炒年糕在一本紀錄當時飲食料理方法的食譜《是議全書》首次登場。 《增補山林經濟》(증보산림경제)[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] 許多飲食專家認為,紅色炒年糕一直要到1950年代開始才大眾化,也是在這時炒年糕才從王宮料理演變成庶民飲食,這是炒年糕加入辣椒醬和砂糖,同時突顯出年糕的辣味與甜味。 首爾最具代表性的炒年糕是「新堂洞炒年糕」,其擁有50年以上的歷史。新堂洞炒年糕同時也是第一個客人們可以手作DIY的炒年糕。通常會在炒年糕放辣椒醬、拉麵(泡麵)麵條、魚糕(魚板)等。1970年代炒年糕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形成一條炒年糕街,當時炒年糕還不是使用瓦斯,而是用燒木炭炒的。 那時候的年糕餐廳不是單純去吃年糕的餐廳,餐廳裡可以聽到各種音樂,當時年糕餐廳會設置「音樂盒」(Music Box),餐廳裡會有超潮、口條好的DJ進駐,客人可以向DJ點歌。也因此年糕餐廳可以保有固定客群,他們常來年糕餐廳消費。那時DJ們的人氣相當於現在的韓流偶像歌手呢!韓國的國民歌手DJ.DOC曾經寫了一首「Hurricane Park」(허리케인 박),就是描述當時年糕餐廳的盛況! 受1970年代韓國政府的麵粉政策影響,當時的年糕主要原料是麵...